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The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继续更新中...
国家概况
代码 |
|
国旗 |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旗面为浅蓝色,中间镶有四颗白色五角星。浅蓝色象征该国辽阔的海域,四颗星分别代表该国的四个州: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雅浦。 |
国徽 |
呈圆形。圆面上有代表国家四个州的四颗星及植物图案。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和平、统一、自由”,绶带下的“1979”代表联邦成立的年代。圆周下部用英文写着“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地理 |
位于北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东西延伸2500公里。陆地面积为705平方公里。岛屿为火山型和珊瑚型,多山地。主要有四个大岛:科斯雷、波纳佩、特鲁克和雅浦。有607个岛礁。波纳佩是全国最大的岛屿,面积334平方公里,首都位于该岛。 |
首都 |
帕利基尔 (palikir) |
面积 |
|
语言 |
英语为官方语言。大量居民讲当地语 |
宗教 |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
人口 |
105506人(1997年),其中特鲁克人占41.1%,波纳佩人占25.9%,余为莫特劳克人、科斯雷人、雅浦人等。 |
历史 |
密克罗尼西亚人世居于此。1500年西班牙人到达这里,1885年占领。1899年,德国从西班牙人手中购买了卡罗林群岛后,西班牙在这里的影响衰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攻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美国占领。1947年,联合国将密克罗尼西亚交美国托管,后来成为政治实体。1965年1月成立议会,此后要求自治。1969年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于美国谈判。1979年5月10日,密克罗尼西亚的4个区通过了新宪法,成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1982年与美国正式签订《自由联系条约》,美国于1986年11月宣布该条约生效。根据《自由联系条约》,密克罗尼西亚获得内政、外交自主权,安全防务由美国负责,可参加地区组织但不能参加联合国。1990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通过了终止部分太平洋托管领土协议的决议,正式结束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托管地位并于1991年9月17日接纳其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
其他 |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美元 |
标准符号 |
|
辅币名称 |
|
换算方式 |
|
纸币面值 |
|
铸币面值 |
|
铸币质地 |
|
其他补充 |
|
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