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The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继续更新中...
国家概况
1963年 -1992年
代码 |
|
国旗 |
蓝、白、红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三色旗曾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的国旗。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增加一枚黄边红五角星,象征人民自由解放。1992年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重新启用三色旗。 |
国徽 |
|
地理 |
|
首都 |
贝尔格莱德 |
面积 |
1953年 255,395 平方公里 1981年 255,804 平方公里 1991年 102,173 平方公里 |
语言 |
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主要有三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Srpskohrvatski)、斯洛文尼亚语Slovenski jezik)、马其顿语(Makedonski jezik)三种官方语言。其中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为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以及波士尼亚三个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依其使用的人或地方,有两种可能的名称,每种名称还有两种不同的字母形态。在将塞尔维亚作为主的时候,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srpskohrvatski),书写上偏向以西里尔字母;若是以克罗埃西亚为主,则称为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语(hrvatskosrpski),书写上偏向拉丁字母。 斯洛文尼亚语以拉丁字母书写,而马其顿语以西里尔字母书写。在联邦分裂的过程当中,语言也产生了变化。在原先使用称为克罗埃西亚-塞尔维亚语的各族群当中,克罗埃西亚人主张其语言为不同于塞尔维亚语(Srpski jezik)的克罗埃西亚语(Hrvatski jezik),波士尼亚人也开始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为波士尼亚语(Bosanski jezik)。即使在与塞尔维亚关系密切,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的蒙地内哥罗,也有部分门的内哥罗人认为其实自己讲语言应该称为「门的内哥罗语(Crnogorski jezik)」 |
宗教 |
南斯拉夫地区的三种宗教信仰,大约也可以以族群来区分,或是换句话来说,以不同信仰区分族群。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埃西亚人以及马札尔人传统上信仰天主教;波士尼亚穆斯林与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蒙地内哥罗、塞尔维亚及马其顿人信仰东正教。 |
人口 |
1953年 16,927,275 人 1981年 22,424,687 人 1991年 10,337,504 人 |
历史 |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二战后,南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已完全蜕化为法西斯主义并投人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军事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1974年,再次修改宪法,宣布实行“联合劳动”和“代表团制议会”,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和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
其他 |
社会主义共和国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南斯拉夫第纳尔 |
标准符号 |
YUD |
辅币名称 |
|
换算方式 |
|
纸币面值 |
|
铸币面值 |
|
铸币质地 |
|
其他补充 |
|
南斯拉夫简史
所谓南斯拉夫,也就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东欧地区。公元五至六世纪,部分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今天的巴尔干半岛,成为今天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马其顿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到公元九世纪开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响较大,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外,大都信奉东正教。
行政区划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铁托格勒,现改名为波德戈里察;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包括两个社会主义自治省: 科索沃社会主义自治省,首都普里什蒂纳; 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首府诺维萨德;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首都卢布尔雅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