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France

继续更新中...
国家概况
La Republique Francaise
代码 |
|
国旗 |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据说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
国徽 |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 |
地理 |
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法意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为欧洲最高峰。河流主要有卢瓦尔河(1010公里)、罗讷河(812公里)、塞纳河(776公里)。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边境线总长度为5695公里,其中海岸线为2700公里,陆地线为2800公里,内河线为195公里。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 |
首都 |
巴黎(Paris) |
面积 |
面积为551602平方公里。 |
语言 |
通用法语。 |
宗教 |
居民中90%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约400万穆斯林及少数新教、犹太教、佛教、东正教徒。 |
人口 |
全国人口为6339.21万(截至2007年1月1日),包括400万外国侨民,其中200万人来自欧盟各国,移民人口达到49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1%。 |
历史 |
公元前高卢人在此定居。公元前1世纪,罗马的高卢人总督恺撒占领了全部高卢,从此受罗马统治达500年之久。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建立法兰克王国。10世纪后,封建社会迅速发展。1337年英王觊觎法国王位,爆发“百年战争”。初期,法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于1453年结束百年战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世纪中叶,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第一帝国。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 |
其他 |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法国法郎 |
标准符号 |
生丁(centimes) 本站翻译为:分 |
辅币名称 |
1法郎=100生丁 |
换算方式 |
|
纸币面值 |
|
铸币面值 |
|
铸币质地 |
|
其他补充 |
|
“法郎”最早出现在1360年,当时法国国王约翰二世铸造叫法郎的硬币,法国大革命后推行公制,1795年,法郎开始作为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取代原有的里弗尔。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s),含5克成色90%的白银。此外还铸造了含6.45克黄金、价值20法郎的拿破仑金币。 法郎最初为金银复本位货币。1865年在法国的倡导下,法国、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在巴黎召开会议,宣布组建拉丁货币同盟(希腊、西班牙、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等国后来加入),实施基于法国体系的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其成员国承诺只铸造100法郎、50法郎、20法郎、10法郎和5法郎的金币,以及5、2、1法郎和50、20生丁的银币。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发行的5美元鹰徽金币和英国的沙弗林金币(Sovereign,合30先令或1.5英镑)价值均接近25法郎,因此两国提出以法国发行25法郎金币的方式同拉丁货币同盟建立联系,但这一建议被担心货币重铸成本的法国拒绝。 由于金银比价在19世纪后期不断跳动,导致金银复本位制度的崩溃。在法国,金银比价从1807年至1870年的1:15变为1874年的1:16.17,黄金大量流出,法国不得不于1876年实行金本位制度,废止5法郎银币的流通,并规定法郎含金量为1990版20法郎纸币0.2903225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采取纸币通货膨胀的政策,法郎发生贬值,到1922年时,其购买力已跌至1915年的43%,同英镑的比价从1914年的25.22:1跌到1926年的240.2:1。法国不得不终止金本位的实行。1928年法国制订新货币法,规定法郎含金量为0.065克,仅相当于一战前的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再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同英镑比价跌至接近1:1000。1960年发行新法郎(Nouveau Franc),确定其币值为旧法郎的100倍,相当于0.1802克黄金。 2002年1月1日欧元发行之后,法郎已逐渐的停止流通,法国的国家银行,法兰西银行在2002年已停止兑换某些法郎旧钞,而2005年后,旧钞中的高乃依(Corneille)系列(有5法郎、100法郎)或10法郎白辽士(Berlioz)系列的钞票也不能再换欧元。届时在法国流通的法郎将只剩下几种(可用到2012年2月17日),分别是: 500法郎的“居里夫妇”(Pierre et Marie Curie,1995年3月发行), 200法郎的“居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el,1996年10月发行) 100法郎的“塞尚”(Paul Cezanne,1997年12月发行), 50法郎的“圣·埃克苏佩里”(Saint-Exupery,1993年10月发行) 20法郎的“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Debussy,1981年10月发行)。 下列旧钞则可用到2009年 500法郎的“帕斯卡”(Pascal,1969年1月发行), 200法郎的“孟德斯鸠” (Montesquieu,1982年7月发行), 100法郎的“德拉克罗瓦”(Delacroix,1979年8月发行) 50法郎的“康坦·德·拉图尔” (Quentin de La Tour,1977年4月发行) 除了在法国使用,法国法郎也曾是摩纳哥和安道尔的流通货币。现在,这两个国家也都已转用欧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