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王国
The Kingdom of Sweden

继续更新中...
国家概况
代码 |
SE |
国旗 |
为蓝色,黄颜色十字略向左侧。蓝、黄颜色来自瑞典皇徽的颜色。 |
国徽 |
大国徽为斗篷式,饰有王冠的蓝盾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3顶王冠;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王冠的金狮。大盾中有一小盾,左面由蓝、银白、红三色斜纹和一个金瓶组成;右面绘有一个城堡式的钟楼和一只金鹰。蓝盾两旁是金狮,下端为勋章。小国徽为一带王冠的蓝盾,盾面上3顶金冠是瑞典王国的象征,也象征着当年组成卡尔马联盟的丹麦、瑞典和挪威。 |
地理 |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
首都 |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
面积 |
|
语言 |
官方语言为瑞典语。 |
宗教 |
90%的国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
人口 |
有906万(2006年4月)。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外国移民及其后裔超过100万(其中52.6%为外籍侨民)。北部萨米族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约1万人。 |
历史 |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
其他 |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瑞典克朗 (英语:Swedish krona,瑞典语:svensk krona) |
标准符号 |
货币代码SEK |
辅币名称 |
欧尔 |
换算方式 |
1克朗=100欧尔 |
纸币面值 |
|
铸币面值 |
|
铸币质地 |
|
其他补充 |
|
瑞典克朗的历史:
在中世纪的时候,瑞典流通的硬币币值由其白银重量所确定。1624年,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决定改用铜币,替代传统使用的金属,以便遏制猛烈的通货膨胀。为了支撑铜价,国王怂恿贵族用铜建造府邸的屋顶。 1661年,若昂·帕默斯特罗创办第一家瑞典银行,即斯德哥尔摩银行,并发行纸币,币值由存储的等额铸币作担保。但银行却迅速发行丁过量的纸币,若昂·帕默斯特罗只因在处决前几小时获得国王赦免,才保住了性命。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瑞典国家标准银行”又名“国家银行”,于1668年在瑞典成立。该行于1755年开始印制纸币,币面印着“仿冒者将处以死刑”的警告。 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于19世纪成倍增加。每家银行都派代表周游瑞典全国,倡导使用“他们的”券种。 一种以黄金作担保的新货币单位于1873年被采用, “克罗那”一词是从法语“克朗”衍生而来的(1克罗那约值0.4克黄金)。政府的“中央银行”于104年获得发行钞票的专营权。随着国家储备的枯竭,克朗对黄金的可兑换于1931年被放弃。瑞典克朗最初实行浮动,后来于1933年与英镑挂钩,1939年与美元挂钩。 瑞典于1951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瑞典安享货币稳定及没有通货膨胀的高增长,历时达20年之久。1973年,瑞典克朗与货币蛇体系相联系,从1977年起,又与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相联系。1991年,克朗单方面与埃居(欧洲货币单位)挂靠,随后又于1992年10月放弃挂靠关系。尽管短期利率高达500%,财政干预超过2000亿克朗,货币当局仍不能制止市场的不信任动向。 从那时起,瑞典克朗实行浮动制。克朗从未参加欧洲货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