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国家概况
zhōng huá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代码 |
|
国旗 |
国旗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颜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4颗红星对齐,2、3颗红星对齐。 国旗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颜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颜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颜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颜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 |
国徽 |
国徽的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蕴含的内容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大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的含义:革命青年和其他革命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把天安门广场作为革命集会和示威的场所,先后在这里爆发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解放以后,这里又成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和盛大集会的场所。北京的天安门,已经成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的天安门图案,就是象征我们伟大祖国,象征我国人民的革命传统,象征我们民族的精神。五颗金色五角星的含义:一星最大,居上中;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下,成半弧形排列。大五角代表中国共产党,四个小五角星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五角星的颜色为金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像红霞一片,金光闪闪,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齿轮象征工人阶级,麦穗象征农民阶级,二者的紧密结合说明了中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战争与和平时期,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同心协力,为了祖国的独立与繁荣稳定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
地理 |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太平洋西岸。中国边界顶端位置为: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北纬53°31′),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4°15′);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经73°附近),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多)。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纬度49°15′;东西相距5200公里,跨经度约62°。东西两端的时差约为4小时。中国是一个背陆面海,海陆兼备的国家。(注:边界指陆地边界)。 中国领土范围: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中国的毗连区宽度为24海里。 中国疆界四邻: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总长2万多公里,与15个国家相邻:东为朝鲜,东北为俄罗斯,北为蒙古,西北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为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为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为缅甸、老挝、越南。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自北而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阶梯。这种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 中国山脉: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多成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脉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塘古拉山脉、祁连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大兴安岭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等。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国境内和国境线上的就有7座,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大山脉。平均海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此外,还有黄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庐山、武当山、雁荡山等名山。 中国河流湖泊: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系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西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上有全长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中国海岸: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达广西的北仑河口,全长18000多公里。 中国岛屿:在中国海域上分布着5400个岛屿,总面积3.87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岛屿海岸线14000公里(截至1997年)。 中国毗邻海域:毗邻中国大陆边缘及台湾岛的海洋有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渤海则是伸入我国大陆的内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东西横跨经度32度,南北纵越纬度44度。海域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
首都 |
北京 Beijing |
面积 |
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略相当于除前苏联之外的欧洲各国的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东部地区占10.5%,中部地区占25.3%,西部地区占64.2%。土地资源中,山地320万平方公里,高原250万平方公里,盆地180万平方公里,平原115万平方公里,丘陵95万平方公里。 |
语言 |
汉语为通用语言,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 满两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 |
宗教 |
部分居民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等。 |
人口 |
中国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 。2005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中国13亿人口日”。 中国民族: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41%。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其他少数民族为: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
历史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云南北部的元谋猿人化石证明早在170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经过长期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汉族已逐步进入封建社会。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将近4000年之久,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经商、西周到春秋末期为奴隶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经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到清朝前期为封建社会。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活动,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改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其他 |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人民币元 缩写是RMB 符号¥ 简称:元(YUAN) |
标准符号 |
ISO 4217简称为CNY |
辅币名称 |
角(JIAO)、分(FEN ) |
换算方式 |
1元=10角=100分 |
纸币面值 |
1、2、5分,1、2、5角,1、2、5、10、20、50、100元 |
铸币面值 |
1、2、5分,1、2、5角,1元 |
铸币质地 |
铝、铜、镍等 |
其他补充 |
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是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陆续发行 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1996年1月5日陆续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2004年7月31日陆续发行 |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开始发行的。当时,我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即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额等值,并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的基础上对版别进行了全调整、更换,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自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开始到1980年4月15日发行1角、2角、5角、1元硬币止,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收回第二套人民币(除6种纸、硬分币外)10种,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其中,10元纸币1种、5元纸币1种、2元纸币1种、1元纸币1种、5角纸币1种、2角纸币1种、1角纸币3种、1元硬币1种、5角硬币1种、2角硬币1种、1角硬币1种。
1962年4月20日公布发行的1956年版棕色5元纸币和1960年版枣红色1角纸币,其中棕色5元纸币在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酱紫色5元纸币的基础上,对颜色、花纹进行了更换调整,该纸币是第二套人民币的更后一个品种。同时发行的枣红色1角纸币第三套人民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1964年4月15日,第三套人民币的深绿色2元纸币和墨绿色2角纸币同时发行。1966年1月10日,发行有天安门水印的1965年版10元纸币和1962年版1角纸币。为了解决1962年版1角纸币背面颜色与1962年版2角纸币背面颜色相近似,不易辨认的问题,1967年12月15日调整了1962年版1角纸币背面颜色,重新发行了1962年版1角纸币。1969年10月20日,第三套人民币深棕色5元纸币和深红色1元纸币开始发行。1974年1月5日,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的青莲色5角纸币。1980年4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硬币。这四种硬币与市场流通的同面额纸币等流通。至此,第三套人民币13种券别发行齐全。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历时28年。这套人民币从1958年开始统一设计,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设计思想鲜明,印制工艺也比较先进。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能力,为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券别 |
图案 |
主色 |
发行时间 |
正面 |
背面 |
1角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国徽和菊花 |
枣红、桔红、蓝绿 |
1962.4.20 |
1角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国徽和菊花 |
深棕、浅紫 |
1966.1.10 |
1角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国徽和菊花 |
深棕、浅紫 |
1967.12.15 |
2角 |
武汉长江大桥 |
国徽和牡丹花 |
墨绿 |
1964.4.15 |
5角 |
纺织厂 |
国徽、棉花和梅花 |
青莲、桔黄 |
1974.1.5 |
1元 |
女拖拉机手 |
国徽和放牧 |
深红 |
1969.10.20 |
2元 |
车床工人 |
国徽和石油矿井 |
深绿 |
1964.4.15 |
5元 |
炼钢工人 |
国徽和露天采矿 |
深棕、咖啡、黑 |
1969.10.20 |
10元 |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
国徽和天安门 |
黑 |
1966.1.10 |
说明:
1、第三版人民币的1分、2分和5分纸币仅印有罗马冠号,我们一般称其为无号纸分币或短号纸分币。其中1分分为三罗马、二罗马两种。 2、1角有9种,分别是:60年枣红版、62年背绿版、62年背绿水印版、蓝三罗马、蓝二罗马、红三罗马平版、红三罗马凸版、红二罗马平版、红二罗马凸版。 3、2角有4种,分别是:三罗马、二罗马、凸版、漏色版。 4、5角有4种,分别是:无水印、凸版水印、平版水印、漏色版。 5、1元有3种,分别是:三罗马、二罗马、古布水印版。 6、2元有2种,分别是:五星水印版、古布加空心五星水印版。 7、5元有2种,分别是:三罗马、二罗马。 8、10元有2种,分别是:三罗马、二罗马。
第三版人民币硬币(辅币),我们也称其为第二套硬币。共四个面额,如下:
券别 |
图 案 |
材质 |
直径 |
发行时间 |
正 面 |
背 面 |
1元硬币 |
国徽、国名 |
长城、面额 |
铜镍合金 |
30 |
1980.4.15 |
5角硬币 |
国徽、国名 |
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
铜锌合金 |
26 |
1980.4.15 |
2角硬币 |
国徽、国名 |
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
铜锌合金 |
23 |
1980.4.15 |
1角硬币 |
国徽、国名 |
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
铜锌合金 |
20 |
1980 |
一角有7个年份7枚 二角有7个年份7枚 五角有7个年份7枚 一元有7个年份7枚
说明:
由于我国当时铜、镍资源相当少,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只能象征性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