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India

继续更新中...
国家概况
代码 |
|
国旗 |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FA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FA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 |
国徽 |
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发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
地理 |
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中文名称是唐代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的译法,在这以前称天竺或身毒。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万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
首都 |
新德里(New Delhi) |
面积 |
|
语言 |
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度的语言异常繁杂,宪法承认的语言有10多种,登记注册的达1600多种。 |
宗教 |
约82%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
人口 |
10.9亿(2005年中央统计局数字),其中男性为5.3127亿,女性为4.9573亿。印度是个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的国家,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种、宗教、语言博物馆”。印度是一个由印度斯坦、泰卢固、孟加拉、泰米尔等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泰鲁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泰米尔族占7.4%。 |
历史 |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和英国之间爆发了普拉西大战,印度因战败而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
其他 |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印度卢比 简写为Rs |
标准符号 |
ISO 4217的编码则为INR |
辅币名称 |
派萨 也叫:派士 本站无论单数、复数均翻译为派士 |
换算方式 |
1卢比=100派士 25派士=4 =安娜(又称安那) |
纸币面值 |
|
铸币面值 |
|
铸币质地 |
|
其他补充 |
币值为:5、10、20、25、50派士和1、2、5、10、20、50、100、500和1000卢比。 在当地,卢比在不同地区有不少别名,有Taka、Tanka、Rubai、Rupaye等。 |
简介
Paisa(派萨)为印度和巴基斯坦辅币名,而 Anna (安娜,又称安那)为印度(India)、缅甸(Burma)及巴基斯坦(Pakistan)的辅币名。
历史
“卢比”一词意即“银币”。在19世纪,当时全球最强的经济体系以黄金作为标准,随着美国及欧洲殖民者发现不少银,银与金的相对价值也随之下跌,印度不能以标准货币从外界采购,这事件称之为“卢比的衰落”。(也就是说印度卢比不能自由兑换除美金、欧元意外的其它外国货币)
相关连结: http://www.rbi.org.in -印度中央银行 现今流通币

↑由左至右面额分别为;10 Paise、25 Paise、50 Paise、1 Rupee、2 Rupees、5 Rupees 正面图案皆铸有印度的国徽( Coat of Ar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