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继续更新中...
国家概况
代码 |
|
国旗 |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国旗由红、绿、白三种颜色组成。旗地为绿色长方形,四周为红边。红边的宽度为全旗宽度的四分之一,绿色长方形的宽度为全旗宽度的一半。 一牙白色新月位于绿色长方形的正中。红色象征为国家主权和独立而献身的民族英雄的鲜血;绿色意味着生命、进步和繁荣,白色新月表示和平、安宁和马尔代夫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
国徽 |
由一弯新月、一颗五角星、两面国旗、一颗海椰子树和绶带构成。新月和五角星表示马尔代夫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国旗象征国家的权力和尊严,海椰子树代表人民的生计。底端的绶带上写着马尔代夫的传统名称。 |
地理 |
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30公里,位于印度南部约600公里和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由26组自然环礁、1190个珊瑚岛组成,分成19个行政组,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199个岛屿有人居住,991个荒岛,岛屿平均面积为1-2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位于赤道附近,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特征,无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气温28℃。 |
首都 |
马累 (Male) |
面积 |
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 |
语言 |
民族和官方语官为迪维希语,教育和对外交往中广泛使用英语。 |
宗教 |
大多数马尔代夫人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斯兰教为国教。 |
人口 |
29. 9万(2006年),均为马尔代夫族。 |
历史 |
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来此定居。公元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苏丹国,前后共经历了六个王朝。自1558年始葡萄牙对其实行殖民统治。在塔库鲁法努领导下,马尔代夫人民举行了起义,1573年光复祖国。18世纪又遭荷兰入侵。1887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32年,马尔代夫改行君主立宪制。1952年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1954年马议会决定废除共和国,重建苏丹国。1960年英、马协定规定英租用甘岛基地30年。1965年7月26日马尔代夫宣布独立。1968年11月11日改为共和国,实行总统制。 |
其他 |
|
货币概况
主币名称 |
拉菲亚(Maldives Rufiyaa) |
标准符号 |
原符号:M.R.R;MAL.Rs. 标准符号:MVR |
辅币名称 |
拉雷(Laari,简写L),也称为拉里 |
换算方式 |
1拉菲亚=100拉雷 |
纸币面值 |
2、5、10、20、50、100、500拉菲亚 |
铸币面值 |
1、5、10、25、50拉雷及1拉菲亚 |
铸币质地 |
|
其他补充 |
马尔代夫货币为拉菲亚(Rufiyaa)也称为马尔代夫卢比(Maldives Rupee),马尔代夫拉菲亚由马尔代夫货币局发行。 |
马尔代夫货币历史
马尔代夫货币单位原为卢比,与锡兰卢比等值。二次大战后官价为13.3333卢比等于1英镑,3.30卢比等于1美元。1949年随同英镑贬值 30.4%,对美元贬值为4.7619卢比等于1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镑贬值14.3%,11月21日马尔代夫卢比平价改为14.2857卢比等于1英镑。1971年12月18日美元贬值,马尔代夫卢比改与美元挂钩,对美元官方汇率升为4.37卢比等于1美元。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贬值,重新确定官方汇率为3.93卢比等于1美元,私人部门结汇通过自由市场办理。1981年7月1日,马尔代夫政府发行新货币马尔代夫拉菲亚取代马尔代夫卢比,并以1:1的比率收回旧货币。官方汇率为3.93拉菲亚等于1美元,适用于公共部门的交易,自由市场浮动汇率为7.55拉菲亚等于1美元,适用于私营部门交易。1982年1月25日,取消双重汇率制度,实行管理浮动的有效汇率适用于所有交易。1985年7月1日,马尔代夫拉菲亚钉住其主要贸易货币的一揽子加权数,订出7.10拉菲亚等于1美元。从1987年3月1日开始,马尔代夫货币局实行浮动汇率政策,汇价依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