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邮票 普6 伦敦版帆船农获和牌坊 14枚

中华民国开国后首次正式印制的常用邮票,全套19枚,分用3种图案: 1、半分至1角,绘满帆航行中之帆船1艘,背景为火车一列驶于大铁桥上。 2、1角5分至5角,绘农夫刈穫稻禾图,背景为北京先农坛,两旁边框刊麦穗2株,寓重农之意。 3、1圆至10圆,绘北京辟雍圜桥门正景,辟雍为皇帝讲学之所,有谓“天子立辟雍,所以行礼乐,宣德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君子”。此图寓国家提倡教育之意。辟雍世称“学宫”,通称“宫门票”。 虽有3种图桉,通常简称全套为“帆船票”。
1913.5.5(民国二年五月五日),雕刻版,P14-15,20mm*22mm,普6.1-普6.15 200(8*5*5),普6.16-普6.19 50(10*5),[D]格兰(William A.Grant),[P]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 0.5分,灰棕,出现四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直双连中缝漏齿、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1分,桔黄,出现四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直双连中缝漏齿、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2分,草绿,出现四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直双连中缝漏齿、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3分,蓝绿,出现四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直双连中缝漏齿、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4分,红棕,出现一种变体票:底边漏齿。 5分,玫紫,出现两种变体票:顶边漏齿、底边漏齿。 6分,灰色,出现一种变体票:底边漏齿。 7分,玫紫。 8分,桔棕。 10分,深蓝,出现两种变体票: 横双连中缝漏齿、直双连中缝漏齿。 15分,棕。 16分,橄绿。 20分,棕红。 30分,紫棕,出现一种变体票:横双连中缝漏齿。 50分,绿。 1元,黑、土黄。 2元,黑、蓝。 5元,黑、红。 10元,黑、绿。
伦敦版与北京一版的区别,说明如下: 伦敦版 1. 纸质硬而半透明。2. 图纹精致清晰。3. 刷色淡而鲜明。4. “中华民国邮政”横框下之齿状短线短而细,“国”字左边1竖笔划正直。5. “国”字第1笔正直,“邮”字第1笔粗短成三角形﹐且触及边线(普7.6)。镰刀触及麦杆;农夫左鞋跟有1微缺,足尖与地上黑影相连(普7.8)。6. 圜门顶部两长方形框中,上格两端箭头齐全,下格为1长形内框(普7.10);“圆”字第2笔头部平直,尾端无缺(普7.12)。 北京版 1. 纸质厚而不透。2. 图纹较粗。3. 刷色较深暗。4. 横框下齿状短线较长而粗,“国”字左边1竖笔画向右弯(普7.5)。5. “国”字第1笔弯曲,“邮”字第1笔平直,为1小短平划﹐与边缘不相连(普7.7)。镰刀与麦杆有间隙,农夫左足鞋跟无缺口,足尖与投影不相连(普7.9)。6. 圜门顶部上格箭头右端有缺,下格为1椭圆内框(普7.11);“圆”字第2笔头上微弯,尾端有缺(普7.13)。 |